我國的塑膠管材市場十分巨大,PVC管材在塑膠管材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占據管材市場70%的份額,吸引著大量資金的投入。近幾年的大量投資,使PVC管材行業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了大量的小企業,產能過剩。產能的過剩導致部分企業以低價來爭奪市場,有的企業以低于成本價銷售,使企業正常利潤被嚴重壓縮。
由于成利潤被嚴重壓縮,部分企業開始向PVC管材中滲入大量的填充材料,并開始在管材壁厚上做起了小文章,這直接導致了客戶對PVC管材的不信任,將PVC管材“列入”了垃圾管材之列,甚至在采購清單上刪除PVC管材,采購安裝復雜,價格昂貴的鑄鐵管材。
現在一些名牌企業也在管材質量上玩起了手段,。他們的做法是:生產品質不等的兩至三種產品,高于國標的高品質A管用來保持品牌形象,應付招投標和檢測;另外一種品質在國標范圍內的B管則用來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,博取市場占有率。有些企業的A管和B管共用一個商標,而有些則根據產品質量的不同層次注冊不同的商標。
在搜索引擎如百度,谷歌上搜索“非標PVC管材”,諸如:本公司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國標及非標PVC管材的定制加工,包括壁厚、管道外徑等參數,原料等級也可選擇等信息便鋪天蓋地地涌來。上面甚至非常詳盡地標注有企業名稱、聯系地址和電話。叫賣不符合國家標準的“非標”管材居然也可以這樣大張旗鼓、肆無忌憚,著實讓人驚訝。但業內人士卻無奈地告訴筆者,定制非標管材的現象已經相當普遍,甚至已經作為行業內的潛規則在市場上有了其存在的“合理性”。
很多企業都宣稱他們生產的A管與B管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,但通過一些信息可以看出,A管與B管在質量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,A管中滲入的石灰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,B管中的石灰含量達到一半,有的竟高達六成,這種B管在材料性能及參數上根本不符合國家標準。網上有網友就對某知名企業的PVC管材提出了強烈質疑:該公司生產的A管質量可靠,但B管就差太多,經常在施工中爆管,壁厚也與標稱的不符,質量難以保證。